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号:375279829
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也渗透在财务方面,智能化财务随之出现,它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创新模式,助推财务变革,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我国很多企业都运用了智能化财务,目的就是为了在不同领域的各个分支机构可以实现财务核算、费用报销等统一规划处理,智能化财务还能更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不是仅仅运用智能化财务,而是要懂得与现行会计准则融会贯通。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助推了企业更好的遵循现行会计准则,实现融合发展。
本文就基于华为集团,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深入了解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华为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财务决策支持能力。论述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实现飞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智能化财务,现行会计准则,财务人员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财务映入眼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智能化财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创新模式,推动了财务的变革,更推动了公司在财务管理领域上的变革,对财务经营控制管理和内部经营效率都有很大提升,对企业战略领域目标的达成和财务人员的能力起到了推动和提升作用。与现行会计准则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融合发展,又存在挑战和弊端,需要我们对待挑战要拥有创新思维,更好的推动两者发展,能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以前,企业的财务在数据计算时用的是算盘,到用智能计算器,到后来技术的不断发展,拥有了尖端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核算,提高了工作效率,发展也带来了技术革新,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会计电算化以及智能化财务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现行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与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就是能够更好的解决行业与行业的核算、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具体的准则与基本的准则之间的关系,更好的规范企业会计体系,为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平台奠定了基础,建立了让中国人认可的会计准则平台,促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智能化财务共享的出现,当前社会,“共享”已经为人所熟知,它的本质就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服务,利用闲置物品,转让闲置物品的使用权或者给他人提供服务而获取经济回报,商品的需求方并没有商品的所有权,需要时就进行租借,现在出现了许多的共享产品,比如,共享办公室、共享单车等等。随之出现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是在财务经济领域的实践,最早出现财务共享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当时的国际认为财务共享是将共享信息作为技术支持,按照市场化标准给予国内外的客户财务专业化的一条龙运行机制,也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财务领域必然的结果。和西方企业相比,财务共享在我国出现是比较晚,但是随着市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财务智能化共享在我国也前仆后继,蓬勃发展,华为公司就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智能财务共享中心。
1.2 研究意义
国内外对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研究目前并不多,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对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和创新研究,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又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创新发展,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华为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财务决策支持能力。华为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企业应认真学习和借鉴华为的成功做法,加速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和创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有限,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意识,会计信息化建设也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助推企业进步,实现中国企业的腾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3 研究方法
第一,个案研究法:研究特定对象,加以专门调查分析,透彻了解其特点及发展状况,运营模式;
第二,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数据搜索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参考,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
第三,数量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程度,范围等数量进行比较分析,认识其发展趋势,变化动向,作出问题分析和切实预测。
1.4 研究内容
本篇讨论的是现行会计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智能化财务的出现与企业现行会计准则有不谋而合,但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华为集团为例,基于华为集团的智能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深入了解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用华为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论述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发展,证实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财务决策支持能力,华为在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再从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现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多个方面的论述,明确了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相互促进、相互辅助才能更好的实现飞跃,进而助推企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概述
2.1 智能化财务的概念
智能化是指任何人都能动态地满足新时代的多样化需求的品质。智能化财务是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财务功能[1] 。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并且需要拥有大量数据的互联网研究平台,是由财务专家和智能机器共同组成的脑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包括前端覆盖几乎所有应用的基本财务会计服务,中端为各种财务分析提供财务交易和决策支持,后端为各种风险评估和监控,高效完成复杂的管理活动和各种企业业务流程。
2.2 智能化财务的国内外实践
2.2.1 智能化财务在国外的实践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国外的智能化财务发展,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的出现,引发了财务圈的重大变革。 2017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创建了一个名为“德勤财务机器人”的财务机器人,这是财务机器人首次被公开。[2] 在当年的5月下旬,普华永道机器人也问世并在央企开工,它在原本由人工工作且不需要改变系统领域工作,原先很耗费时间、人力的都交由它进行,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效率;在当年的6月初,安永也推出了机器人,目的就是实现自动流程化,提高效率;在当年的6月下旬毕马威也推出了机器人,并且在银行试点用机器人协助一些国际的商业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实现融资和产品交易,以前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由机器人代替,提升效率,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更重要的岗位。
对于智能化财务来说,在国外理论界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一是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财务的概念和智能财务系统的作用。Cavalcante、Brasileiro和 Souza(2016)[3] 认为智能化财务是一个动态的,非常复杂多变的需要一直投入和不断探索的过程。Lacity 和Willcocks(2015)[4] 表示,RPA 的出现,已经慢慢的会代替财务人员的工作,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又能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实现企业的流程自动化。Sun(2016)[5] 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化财务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腾飞,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RPA对财务方面的影响。Vijai、Surivalakshmi和M(2020)[6] 表示RPA技术对许多行业来说都意义重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利用RPA达到了企业经营目标,它现在也成为帮助银行和金融机构等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准措施。Otaru等(2020)[7] 指出,RPA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年了,已经成为了帮助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它是让一些基本的财务工作达到流程自动化,以此来提高财务数据的精准,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
2.2.2 智能化财务在国内的实践
与国外相比较,国内会计界对智能化财务的研究较晚,2017年6月,中国平安银行以“智能共享作业系统”和“新一代财务风控系统”为定位,成功建立了智能财务风控平台。这个平台利用人工智能、RPA和多项技术,进行智能财务审计、核算、监督和管理。与此同时,在大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发展下,我们国内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公司也研究出智能财务机器人。
对于智能化财务,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化财务的相关概念、智能化财务的出现及其未来转型的构建框架,以及对于RPA,研究其在智能金融中的应用等。毛政珍和赵媛媛(2020)[8] 认为智能化财务是由自动化处理技术与传统财务共同组成的,也是两者完美融合的体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余应敏和王彩淋(2018)[9] 认为, 智能财务机器人具有很多的优点,包括深度学习、数据精准、高效率低投入和超快速反应,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意义,能够简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张敏(2020)[10] 认为,对企业来说,要想实现智能化财务转型,必须是在财务平台的智能化系统基础上发展的,也提出了智能化财务三个发展阶段。杨寅、刘勤和黄虎(2020)[11] 是在财务转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智能化财务转型的体系建设框架,也论述了智能财务会计、智能化业财融合、智能管理会计这三个核心方面的转型发展路径。
2.3 现行会计准则的概念
2.4 现行会计准则的国内外实践
2.4.1 现行会计准则在国外的实践
2.4.2 现行会计准则在国内的实践
现行会计准则是所有的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处理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范企业业务核算、生产、经营,用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现行会计准则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性的会计准则。
企业的会计准则在2006年由财政部发布,在2007年开始施行,在2014年进行修订,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实现中国企业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连接和趋同,主要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12] 。基本准则是基础,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则是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以此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用指南则是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在实践中的运用,解决企业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生成各种会计报告。企业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企业基本准则包括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的目标等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他们构成了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用这些报表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然后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调整。
3 智能化财务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融合——以华为集团为例
3.1 华为集团的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在1987年成立,任正非是它的创始人,它的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是全球顶尖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方案的提供商,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成功之处,也是国内最大的一家科技民营企业。截止到2021年华为企业的员工有19.5万人,从事研究开发的占总数的54.8%,而其中的研究生硕士生占比超过40%,可见华为的实力之强。一直坚持创新,稳扎稳打运营,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在电信运营、云计算和终端等领域建立了端对端的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客户以及企业客户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华为致力于将数字智能世界带入各家各户、各个组织、各个企业,打造全世界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智能无处不在,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感受到智能带来的便捷、高效、生机。通过人工智能,让消费者在出行、居家、工作、娱乐以及运动都能感受到智能的个性化的完美体验。它还致力于打造创新新技术、新构架、新理论,加大对研究和创新领域的投资,深入探索科技的力量,与全球的学术界的科技开放合作,希望能够攻克世界级的重大难题。一直把“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公司宗旨,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产业共同建设和谐健康绿色的全球生态产业,以达到突破认知、合作和信任的局限,致力于打造全球性的全联接世界,构建美好的未来。
3.2 华为集团智能化财务的现状
财务共享模式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将各单位分散的、重复度高且标准化的工作业务进行整合,然后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标准处理,企业利用统一的算法标准、会计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然后对数据进行核算、管理和共享的系统模式。 [13]
在1998年的时候,华为开始将市场拓宽到国内的主要城市,在1999年拓宽到国外,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建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深入到欧美市场。随着华为的发展规模逐渐的扩大,业务延伸到国内外,传统的财务根本无法实现各个领域和行业的财务核算,传统的财务是单独的核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进行汇总,再加上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会计的核算准确和规范无法保证是否正确,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各个业务存在跨城市跨地域,财务信息无法及时的传递,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所以出现了华为集团致力于开发智能化的财务共享中心[14] 。以下图 3 1是华为的六大账务共享中心和图 3 2七大财务共享区域
图 3 1华为六大账务共享中心
图 3 2华为七大财务共享中心
在2005年,华为引入了财务共享模式,开始将其应用到需要改变的项目规划中。这是中国第一批引进的产品,显示了华为的创新和技术。通过ERP(企业资源规划),构建国内外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促进会计核算和实现财务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明确规范的会计流程和会计政策,借助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七个区域性财务共享中心 [15] 。2007年,华为成立了研究所金融经济学院,简称IFS,也是为了融入金融转型,随着华为业务的增长,营业利润率从2003年的19%下降到2007年的7%,净利润也下降了很多,从14%下降到5%。为了知道是否有经济效益,进行集成财务转型,借助财务共享连接财务各个流程和业务,为各个分支机构提供能量,让财务共享模式帮助财务运营,让财务人员可以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在2013年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对有可能会对财务报告的结果有影响的业务进行再次测试,或者建立相关的测试的系统,进一步让财务变得前端化,这也是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数据的可靠性。2015年,引入智能化财务系统。2017年华为构建了开放共享的云平台,让企业的客户感受到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台带来的便捷服务,让客户感受到高效率,这也注定了智能化财务离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近,未来的智能化财务大势所趋。2023年4月,华为成功实现自主可控的Meta REP系统,替换了旧的ERP系统的替换。如图 3 3所示是华为智能财务的建设历程。
图 3 3华为智能化财务建设历程
表 3 1华为财务数据表
年份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人民币百万元
销售收入 636.807 891,368 858,833 721,202 603,621
营业利润 121.412 72,501 77,835 73,287 56,384
营业利润率 19.1% 8.1% 9.1% 10.2% 9.3%
净利润 113.718 64,649 62,656 59,345 47,455
经营活动现金流 59.670 35,218 91,384 74,659 96,336
现金与短期投资 416.334 357,366 371,040 265,857 199,943
运营资本 376.923 299,062 257,638 170,864 118,503
总资产 982.971 876,854 858,661 665,792 505,225
总借款 175.100 141,811 112,162 69,941 39,925
所有者权益 414.652 330,408 295,537 233,065 175,616
资产负债率 57.8% 62.3% 65.6% 65.0% 65.2%
数据来源于华为公司官网
如需定做或者获取更多资料,请联系QQ:375279829